工作競爭一直以來都是群體生物無法避免的問題
最近學弟上來 不可否認的 也對我造成了競爭的壓力(可能也是因為我們關係本來就不是很好 而領域重疊)
學弟來勢洶洶 態度也稱不上友善 讓我某種程度上 感受到不小的pressure
但是 一方面我又知道 其實惡性競爭是沒有用的
別人做得好的地方 我應該要仔細思考 是不是 有我可以學習或者成為自己更優化的target
做不好的地方 自己稍微警惕
不是所有別人的成功 都需要眼紅忌妒 每個人的目標跟追求的東西 不依樣 對自我的要求方向也不一
你時間主要花在哪裡 成果就在哪裡
大人的世界已經不能用單一尺規衡量表現
有的選擇走入家庭 有的想拚事業衝刺
有的選擇work life balance
每一種 都有自己的活法
just live by your own way every is unique!
Niseema Tsai 的 FB
剛好 如醍醐灌頂 : 有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 不用去解釋 也不用找理由 就接受就好
接收這個會焦慮 的自己 會害怕擔心的自己
感受自己的身體 對這些焦慮 有哪些反應 肩頸痠痛? 頭疼腦脹? 心思鬱結?
接受自己的脆弱 接受自己也有做不到像別人最佳表現的地方 接受自己不是面面俱到
那也沒關係啊~ 我就是這樣的我 雖然如此 還是值得被愛 有朋友愛人支持 有其他好的成果 開花 :)
那如何以日常『正念實修』的方式,
再次釐清:
目標要清楚
策略要有針對性
不要說風是雨 一套一套 亂套
研究: 升等 (check 助理教授後分數算法到底要不要重算)
- 臨床papaer: meta analysis, 精神科
養自己的cohort
- 基礎研究: 等研究所配合CMRP
sudden ,養自己的cohort
臨床: 薪水 (多排刀 該會的刀要會 其他次專科也要會一點 萬一要出去XD)
其實時時刻刻關注自己這兩者有無做到就可以了
由繁化簡
其餘不必庸人自擾